close

作者:暮色伊人   如果把童年再放映一遍,我們一定會大笑,   然后放聲痛哭,最后掛著眼淚,微笑著睡去。   生活壞到一定程度就會好起來,因為它無法更壞。   努力過后,才知道許多事情,堅持堅持,就過來了。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很難有人可以至始至終陪著走完,   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后揮手道別。 +10我喜歡

2018馬上結束,回首這一年的過往,有沒有一些事讓你覺得感動過。或者,是你認為最值得做的事呢。   光陰似箭,越來越覺得時間的寶貴。自從告別了鋒芒畢露的青年,步入委婉豁達的中年,越來越覺得生活太過艱辛,卻還要咬緊牙關,負重前行。行走在2018的末端,得到了一點小感悟:不管生活如何悲催,你都得擁有強大的內心,努力充實自己。   努力不為取悅別人,只為豐富自己的心靈。在忙里偷閑的時間里做值得做的事,這算是最有意義的生活。日積月累,當你習慣了這種生活,那么你定會喜歡上這樣的自己。   曾經,總以為學習是在成年之前要完成的。現在才發現,它長年有效,只要付出時間,誰都可以。前不久做了一個夢:夢到我還是一位學生,對自己的考試成績始終不滿意,在選擇上哪所學校時,陷入了困惑之中,對未來一片渺茫。   類似這樣的夢做了好多次,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也是埋藏在自己心里的一個小陰影。為沒有上一所好的學校,學到的知識太少而感到自責。可惜,世上沒有后悔藥,一切回不到從前。只好靜下心努力改變現在的自己,還好,生活不會辜負任何人。那就努力學習,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吧。   你努力學習的樣子,真的很美。只要有一股奮斗精神,就算失敗也無妨,至少證明自己曾努力過。   前天晚上教上中班的兒子寫姓名,先學會寫姓。本以為他要幾天才能學會,沒想到就在半小時之內已經會寫了,不得不為他的這種學習精神所打動。他是第一次學寫字,就能按照筆畫順序準確無誤地寫下來,這真的讓人感到欣慰。曾經的自己,要在練習本上寫好幾頁才能學會一個字吧。   要知道,孩子平日里做不好的事情,他總會用哭來宣泄自己的無助,說什么自己永遠也學不會。為了引導孩子,我們開始鼓勵孩子要相信自己,說自己一定可以,那就能做好一件事。   兒子果真說了這樣一句話:我一定要學會,我一定不會放棄的。看到他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自己也瞬間明白了這句話的意義。一句簡單的話,卻能讓人改變自己,這背后的魔法,只有經歷過才會懂得。   就在昨天,他已經能在自己的學號后面一筆一劃寫上自己的姓了,并得到了老師獎勵的小禮品,那股開心勁兒,看得我這個媽媽也跟著開心起來。孩子的每一點小進步,便是父母的驕傲。這里不得不感謝老師,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信。   突然覺得自己貌似少了那份自信和拼搏精神,從來沒有斬釘截鐵地說過這樣一句話:年輕人,你一定可以的。從兒子的身上,我學到了那股拼搏勁兒,只要認真學習,沒有做不好的事。   就拿寫作來說,如果自己害怕水平差,怕被人笑話,那么現在的自己或許一句話也寫不出來。好在發瘋似的堅持了一年多,才寫出了這篇小文。你所有的努力,都會在潛移默化中體現出來。非常喜歡這樣一句話:你走過的每一步路,都算數。   可惜,算上這篇小文,今年只寫了30篇。自己的努力遠遠不夠,時間都去哪了,全被自己用來“賺錢”了。每天為了幾十元錢浪費時間,當自己覺悟的時候已經到了年底。本以為自己的努力會改變什么,仔細一看,什么也沒有,一貧如洗。那些所謂的賺來的錢,早已消失不見,它終歸不屬于我,自己什么也沒能留下。   與其這樣浪費時間,不如把時間利用起來善待自己。2019年,少為錢賣命,多善待自己。錢可以掙,但身心愉悅更重要。有句話說得好:人都是前半輩子拿命換錢,后半輩子拿錢換名。為什么我們總要等到失去后,才知道珍惜呢。現在開始一點也不晚!   人這一輩子真的好辛苦,該抽點時間出來好好犒勞自己。聽聽音樂,喝喝茶、讀讀書、做做運動,怎么舒服怎么來。做做自己喜歡的事挺好,別被生活壓的直不起腰。有句話說得好: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金錢雖然能讓人散發出一種外在美,但靈魂之美更讓人為之動容。   有人說,你努力賺錢的樣子,真的很美;你努力工作的樣子,真的很美;我想說,你努力學習的樣子,真的也很美。因為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從學習開始的。   努力學習,是為了改變現在的自己。學習,首先可以讓你變得自信起來,同時,學習能讓你賺錢的方式不會太累,最主要的,學習可以讓你變得容光煥發,愛上自己的模樣。   馬上就是2019年了,愿我們往事清零,從頭再來,去實現自己的愿望。錢是永遠賺不夠的,一定要抽點時間出來提升自己,好好享受生活。   余生,愿我們不將就,不退縮,風雨無阻,勵志前行。   作者簡介:   如月,80后寶媽。帶娃之余堅持讀文碼字,以求靈魂自由。 +10我喜歡

豬胎〔芬蘭〕馬蒂·喬恩波爾維                                         當列車駛出車站向前奔去,對面坐著的一個男子有意地動著身體,他的表情和舉動表示他有一種與人交談的愿望。他大約有四十來歲,衣冠齊整而且是經過精心裝束的。不難看出他飲過少量的酒。他就是那種如同被人生的雙環牌砂紙磨得毫無棱角的人。這類人對發式都是十分講究的,頭發幾十年來都向后梳著,被頭油弄得平平整整。                     “看見海灣后邊那排樓房了嗎?”他開口說道,“中間那個長長的木屋,還有那幢閣樓。”                     我告訴他說,我看到了。                     “那里曾經是一所駐軍醫院。”                     他說。除了一位坐在通道對面靠窗的少女外,旁邊再沒有別的人了。行李架上,放著她那只貼著航空標簽的手提箱。她看上去很疲倦,也許是連續飛行了好幾個小時,也許她在飛機上擔驚受怕,直到現在坐到火車上,她的緊張情緒才完全顯露出來。                     “軍隊在和平時期也殺人,我想你也許不懷疑這種說法吧?”那男子問道。                     “這是什么意思?”                     “當然是殺人了。”                     這種腔調使我產生一種不想再和他交談的感覺。我朝窗外望去,房屋越來越小,最后只剩下孤零零幾幢錯落在田野上,看到這情景,不覺使人感到有些著急。除此之外,就是樹林、草地和起伏嶙峋的巖石。                     “吃過豬胎嗎?”那男子突然問道。我說曾經聽說過那種東西。他叼上一支煙,但是卻沒有馬上點燃。                     “我失去了五個兒子。”                     他說。                     “死了?”那男子點點頭,“為國捐軀了。”                     “那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我說,“像你這樣的年紀,怎么可能會是五個孩子的父親?”                     “為什么不能,事情發生在五三年一月。”                     他是其中的一個,我想。失常了。在當今世界上,生命根本沒有保障的。一天晚上,你在某個拐角里站著,也許并沒有什么特殊事情,只不過在那兒思考著什么問題。這時跑來個家伙不由分說地捅你腹部一刀,還認為這是他的權利。然后又像剛才鬼鬼祟祟地跑來一樣溜走了。這樣一個身影,在你身邊短暫地現出了形體。我想這是一個受到創傷的人。父親在前方被殺,對他來講父親僅僅是一個稱呼,而從來不是一個人,最后,只有想像中的父親,同真人一樣大小。終于,這家伙承當了他的角色,他的兒子和他的一切。                     “我失掉了五個兒子,”那人又重復說,“也許還有一個女兒,全是平民百姓。”                     坐在通道對面的那個少女站起身,帶著她的手提包離開了車廂,盥洗室門上表示有人的紅燈亮了。                     “盡管我從來沒有見過他們,”那人說著伸手拿過提包,打開拉鏈,取出一個扁瓶,“怎么樣,喝點白蘭地?”我看看窗外,五十年代中期那次嚴重的火車車禍一定是發生在這一帶。                     “這就叫生活嗎?”他喝了一大口酒,把瓶子放回他的提包,接著說道:“你想想看,對于一個失掉了五個兒子的人來說,生活該是個什么樣的?”                     “可能還失掉了個女兒,對嗎?”                     “也許是吧,不過我對她不敢完全肯定。”                     現在那種事情不會重演了,至少像上次那樣的事故在這條路線上不會重演了,因為現在這里已經鋪上了雙軌。那次的撞車事故一定非常恐怖。                     “當然,你可以變得習以為常了,”那人說,“不過有時也會產生一種可怕的愿望。近幾年來,生活從指縫中悄悄溜走,看看手,上邊干干凈凈沒有一點臟東西。就是這樣,不毛之地。聽我說,”那人傾過身來,眼睛里閃耀著越來越強的醉意。                     “一天,我把汽車停在超級商場的停車場上,坐在車里,觀察著每一位忙著采購的母親。她們都是成年婦女,同她們的丈夫、孩子住在附近的居民區里。她們身上具有一種肉欲的、輕浮的浪蕩。那意味著一個女人的成熟。你甚至不敢看一眼她們過于成熟的耳朵,惟恐眨一眨眼睛都會把它們碰掉。做母親的任務開始完結,婚姻失去了它的光彩,但這些太太們內心卻蘊藏著全部的溫存與柔情。她們當中的每一個人都像一堆篝火,她的火焰,悶塞成一種熾熱,不需要任何東西助燃就可以燒得更旺。她們感到未來從她們身邊吹過,這是一股未來的凄冷的風。她們的身后是和平、安寧、青春,像夢一樣的生活。孩子們天天都在長大,他們的相貌越來越像他們的父母。女兒成長為母親,兒子成長為父親。我看到少婦們背著尿布口袋正第一次匆匆忙忙地走向拂亂她們頭發的寒風之中,現在該她們變得溫柔了。有人不斷地給她們吹風,于是她們就燃燒起來。但是不長,像那樣的火焰是不能永遠燒下去的,即使是燦爛奪目。走近看它的確極為壯觀,不過許多個像這樣點起火的人,必然在烈火中耗盡自身。聽我說,你尚年輕,我要告訴你的是:當一個輕佻的女人的心焰行將燒盡的時候,千萬不要過于接近她。”                     少女回到她的座位上,看起來她現在的精神好多了。那男子久久地盯著她的臀部,又點燃一支煙,縷縷青煙鉆進他的雙眼,不一會兒,他就像哭過的一樣。                     “哦,這么說你失去了五個兒子。”                     我說。                     “五個,很可能還失去了一個女兒。不過這只是一種臆想。”                     這時,從車廂后邊什么地方走來一個身材魁梧的男人。他穿著一身滑雪服,在少女對面的空位子上坐下。少女馬上扭過身去,臉轉向車窗。穿滑雪服的人帶著醉意,滿不在乎地睹了他的旅伴一眼,突然他站起來,流露出一種仿佛要去做一件再清楚不過,但又很平常的事情的神態。他走到緊急擎動閘旁的車廂壁邊,動手拆夾在上面的一把塑料柄榔頭的對封鉛。我扭頭一看,其他幾位旅客也被他這一舉動驚呆了。坐在我對面的那男子也在注視著他的舉動,那位少女恐慌地對我們使著眼色。那家伙極其鎮定地扳開封鉛,然而卻沒有一個人試圖阻止他這么做。他從夾子上扭下那柄在緊急情況下用來敲碎玻璃救生的小型輕便武器。穿滑雪服的人朝我們走過來,在那位失去了五個兒子的旅客身邊停下,用他那碩大的拳頭,比試了一下榔頭的大小,然后又把它放在托盤一樣的手心中掂了掂,似乎在估計它的重量或效力。這時我終于領悟到。在我們身邊之所以層出不窮地發生各種事件,也許就是為了社會穩定而沒有人管的原因。那人用一種莫名其妙的不滿或者說是一種相當厭惡的目光看了我一眼,然后兩眼瞪著我身邊座位上一張展開的報紙。突然他揮起榔頭,狠狠地在報紙上敲了四、五下,這份《星期日報》上被打破了好幾個洞。隨后他又轉回到通道對過那位箱子上貼有航空標簽的少女那里。                     “難道這不是該死的導火索嗎?娘兒們竟然把他們從直升機上扔下來。”                     穿滑雪服的人一邊說著一邊把榔頭揣進懷里,離開了車廂。當時,我立刻產生這樣一種想法,也許我不會再見到他了,也許有一天我會在報上看到有關他們的消息,但即使如此,我也不會知道那就是他。                     “把他們從直升機上扔下來?”對面那男子說,“他講的是些什么?”                     “他在說智利軍政府。”                     我答道,“最近他們經常把社會主義分子的腿捆起來,像吊尸體一樣倒吊在直升機上,在村莊上空示眾,然后把他們從空中扔下去。”                     “就像掛晾咸肉,”那男子若有所思地說,但聲音卻低得幾乎聽不見。                     “但我對此并不感到吃驚,因為整個大陸的形狀就像一個手槍套。”                     “不過,你那五個兒子是怎么回事?他們究竟是因為什么死的呢?”                     “因為什么?當然是芬蘭軍隊干的!”那男子猛地轉過頭來對我說道。                     “五三年一月份,就在方才我指給你看的那一長溜低矮的木房子里,當時我和我們連隊其他的十一個人一樣,正患腮腺炎。那叫什么連隊啊!”  +10我喜歡

也許每一次復盤都是對生命的最好校正。隨著寫作的不斷深入,除了手熟能爾,不再懼怕寫作,坐下來能寫,始終感覺兩年的付出收獲卻微乎其微。是自己已經習慣這種天馬行空的隨心所欲,享受一份內心的寧靜?還是待在自己的舒適區內,認為按照這種固步自封的方式刻意練習,就一定能達到某種高度?   各種矛盾在寫作中慢慢浮出水面,比如工作與寫作究竟哪個更重要?比如輸入和輸出哪個更能讓自己成長迅速?比如思考和行動哪個更應該側重?比如是過好現在還是活在未來?很多道理看上去顯而易見,但真要選擇時,或者權衡利弊的時候,還是會糾結,會左右為難。有位朋友告訴我,“只要適度的調整,而這完全可以兼顧。”而這哪有難么簡單?   其實現實想法之間永遠隔著一道高墻,前幾剛寫了一篇《生活不是非此即彼,還有第三選擇》的文章,而一旦碰見實際問題,就會不知所措。也許那些優秀的人,總是打通現實和想法之間的通道,或者變著法讓那些稚嫩的想法在現實里開花結果,或者在堅硬如鐵的現實里開一道橫溝,種下一粒夢想的種子。   所謂的心口不一,常常不是巧舌如簧,或者為了好看,實在是能力有限。總感覺自己身上貼著無數的標簽,好父親,好兒子,好丈夫,好員工,好隊友,好朋友,卻常常一個也做不好。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明明付出很多,但得到與付出卻不成比例。有時說“算了,放棄吧!"卻發現自己已經走出很遠,再難回頭。   文章沒有深度,是否應該調整輸出和輸入的比重?晚上三個小時的寫作,加上早晨修改文章半個小時,每天花三個半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在寫作上,占去了閱讀的時間。但寫出來的東西,很難突破已有的瓶頸。就像冰山的一角,只發現了露出的部分,而想要把藏在水下的部分拽出來,非的下一番功夫不可。   即使閱讀,其實質量也并不算高,完全是蜻蜓點水式的一掃而過。沒能按照讀書的三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來讀書,看似一本書讀完了,卻又全都還給了作者。能留給自己的,能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東西真的不多。    無論是讀書還是寫作,還存在注意力專注的分配,人并不是一整天都能全神貫注的投入其中。大多數時候,我們總是會錯過那些最佳的讀書時段,任何一件細微的小事,都有可能打斷我們正在關注的事情。這應該是成長和現實之間的主要矛盾。   具體工作,總能把自己限制在一個狹小的范圍之內。每天都在重復相同的事情,與外界聯絡僅限于與網絡,物理上的接觸,以及對自己有用信息的獲取,非常有限。工作性質決定了自己很難形成更大的寫作框架和多維度思維,創作來源生活,這話不假,但究竟有多少可以使用的信息,你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里,這很重要。唯一的辦法是:創造一切機會,走出去,打開自己接受這個世界。   不能不說,寫作對生活完全沒有影響。2017年決定寫作以來,沒有一天停止過,把所有的期盼都壓在寫作上,渴望通過寫作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像是一個貪得無厭的賭徒,想要壓上身家性命一夜暴富。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堅持,所有自己與自己的過不去,在別人眼里是一種品質甚至是一種風格。只有我知道,真實的原因。   對時間產生了深深的焦慮,我不能和那些三十幾歲的人比較,更不能和二十幾歲的人比較,生活留給我成長的時間真的不多,已經沒有退路。為了寫作,盡量壓縮社交,和別人聊天都感覺是一種浪費。甚至對工作產生深深的厭惡感。沒錯,正因為這份工作,我過上了較為舒適的生活。但思想上的不自由,甚至每天瑣碎重復的工作,讓我感受到,自己不是在工作,而是在浪費生命。   認知上的改變,最終都會以行動的方式開始,別人越來越不理解我,就連我也越來越不理解自己,我怎么變成了一個好高騖遠的人?變成了一個不切合實際的人?人是應該工作,養活自己,讓自己過的充實。但我明顯已經把寫作或者個人成長當成了每天的全部。   因為總覺的寫作或者個人成長,對我來說是唯一重要的事情。有些東西一旦明白就再也無法回到過去。這很痛苦,卻又讓自己變的堅強無比。可畢竟短期內自己很難突破成本線,不得不為了保證基本的生活,而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時間被廉價的收割。也許自己的能力還不夠,還不能很好平衡工作與成長的關系,畢竟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如果不是每天倒逼自己輸出,可能很少去思考一些很重要的話題。這可能是自身唯一的欠缺。想想這幾年,因為對生活中的一些問題過分簡單化,導致自己吃不少的虧,走不少的彎路。很多事情并不是你方向正確,就能達到目的。細節是魔鬼,細節決定了很多結果。   成熟與否最直接的特征,就是對一個問題有沒有深入的思考?聰明人具備兩套相反的邏輯。一套正確的時候,會試著用另一套邏輯駁倒自己。這些有助于看清一些問題的本質。付諸利益而不是輔助情懷,或者付諸人情。同情心有時會讓自己的生活變的一團糟。   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其實是一種逃避,怕面對。就像現實生活中流行的那句口語“出來混,遲早要還的。自己欠的債,你沒有辦法逃避。不思考,不深入思考不但會錯過很多東西,更重要的是,會形成短視,在一些事情的選擇或者決斷上吃啞巴虧,范原則性的錯誤。   自己有是個極其懶惰的人,即使明白很多道理,卻很難堅持,只能活在可憐的當下。畢竟”變的很牛“不是掛在嘴上說說而已的事情。不行動就會一直在原地打轉。思考指導行動,當想的太多的時候,就會用最底層的價值標準來衡量的爭取讓與否。那種渴望快速改變,短期達到一定的高度的迫切思想與總是會與自己的行動發生某些沖突。   權衡自己思考與行動的方式沒有錯,欠缺一個大的思維框架。就像蓋一棟房原本沒有捷徑,自下而上,從內到外,從粗陋到精細,逐步完善。而不是只顧空想不考慮底層的原理一味的蠻干,丟掉美感或者更多想象的延伸。   想好了再做,還是一邊做一邊不斷的調整?但選擇常常又艱難無比的,你一旦選擇一條路,就意味著你必須放棄另外一條路。損耗往往是選擇上的過分糾結。說到底,還是自己的價值觀不明確。后邊會繼續精讀《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原則》這兩本書,不斷校正自己的方向。只有明白一些深層的東西,才會對正在做的事情更加堅信,也才不會被外因影響。   在寫作的方向上一直沒有明確,有時連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擅長什么。只是機械式的去行動。對什么都感興趣,也什么都能寫一點,就是沒有做到“精”和“專”,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雖然花了大量的時間,自己在寫作上的特長并沒有真正發揮出來。寫什么?如何寫?應該有一個清晰的目的和方向。   寫作快兩年,無論是從熟練程度,還是對文法的把握,基本上能拿捏到位。但這依然不能代表就一定能寫出好的文章來。當然這里邊還有一個寫作對象的問題,是為自己寫,還是為讀者寫?為讀者寫,就一定要從行文的格式上,實用性上,或者看點上做一些相應的調整。如果是為自己寫,瀏覽量,影響力,甚至個人品牌這些東西,就不能過分的考慮。   一定要把這些事情搞清楚,做起事情來才會有的放矢。和去年對比,除了熟練,自己在寫作上的收益并不突出,成長并不明顯。有必要定期為自己空出一些余閑,好好思考這些問題。只有不斷的復盤,梳理自己在寫作和成長中的缺陷、漏洞、短板、矛盾,才能平衡相互之間的關系。   目前來說,雖然寫作并未來帶物質上的滿足,或者精神上的自由,但明顯感覺自己已經具備某種神奇的能力,能清晰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對生活的把控能力越來越強。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急躁不得,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少一些功利,多一些希望。因為生活正在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變的越來越好。   原創: 高原麥客  麥客隨筆 +10我喜歡


許淑惠的焦點新聞部落格59062顏家綺的推薦清單93132朱雅惠的優質推薦評比
王彥帆的優質必買清單 林玉華的熱門嚴選78293李依希的2021評價推薦16287 韓宗霖的推薦評比清單7962069707王婉婷的推薦評比清單79543 馮真毓的優質推薦評比27903陳欣傑的推薦評比好物 毛瑩宸的優質必買清單6096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好物推薦採購週 的頭像
    好物推薦採購週

    好物推薦採購週

    好物推薦採購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